等放假回家的日子真心难熬啊,该死的春运。马上一年过去了,也得适当回顾一下,今年工作经验和技术倒是进步了不少,几乎把Rust编程语言和C++模板看完了,不过写技术博客实在没意思,还是写点相亲流水账吧,等以后结婚了翻出来给对象看看哥们为了找到她有多努力:)
L
过年走亲戚被表嫂问及恋爱情况,我戏谑让人介绍以为躲过一次,奈何表嫂确实关心,真给介绍了女孩子。 第一次相亲并不是很愉悦,见面的时候女孩子已经回X市工作了,只能让家里长辈见面,对方长辈见我后据说较为满意,但是我并未见到本人。不过和朋友约饭正好途径郑州,于是和女孩子提出见面,对方回复是希望熟悉以后再见面。我本人不太喜欢线上聊天,况且相亲见面对方长辈来见已经让我觉得有些冒犯,索性也没再联系。中间在媒人催促下联络两次,但是已经越过边界了,全然无感。
T
入职这家公司后有两个同事关系不错,从我入职就鼓动我追求办公室里小姑娘,属实坏的很。其中一位同事让我用青藤试试,说他就是和老婆青藤认识的(同事24年已经抱上女儿了)。简单来讲就是你点喜欢对方对方点喜欢你后就能匹配聊天的那种,第一次使用这种社交软件本INTJ也比较耿直,匹配后都没闲聊直接的邀请女孩子喝咖啡见面(属实不喜欢线上联系),好在对方也比较真诚答应了这个请求,不至于让我这个钢铁直男吃闭门羹。
第一次见面约在星巴克,顺便买了两张影票打算去看霉霉的大电影。不幸的是聊了一会对方想去逛逛街,错过了电影入场时间,后面因为忙也没去影院再也没看上,非常后悔啊。面基过程比较朴实无华,基本上就是逛逛街了解了解基础信息,逛完各回各家。
我感觉第一次面基表现一般,也没怎么上心,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对方主动邀约,要去浙江爬山。周六大早上五点多出门,也是遭了老罪,不过出门贴近大自然总归还是开心的。刚开春的原因山上还有积雪,路比较难走,过一段下坡路的时候姑娘有些为难,我想去帮忙拉一下,但是感觉第二次见面拉手又不大合适,反复纠结半天,还是鼓起勇气拉人手了。一路磕磕绊绊到山下,人穿的运动鞋已经被雪水浸透了,顺手给递上包里新袜子换上,感觉自己这点做的挺细心还沾沾自喜的,不过因为很累两个人基本上车就睡觉了,回到上海已经十点多,不好再邀请对方吃饭了。
第三次联系还是别人主动的,汗!我还是得邀请一下,于是周末去静安区的一个唱片店逛了逛,买了打雷姐的唱片和老李的CD。中间细节都忘了,只记得随便压压马路去路边酒吧喝了杯鸡尾酒就回去了。总体下来对对方的印象还不错,但是总感觉两个i人没法深入话题去了解价值观和感情观念,有点平淡如水的感觉了。
W
算是从小带我玩的家里长辈介绍的,年龄差的稍有些多。事后和同事聊起来这个,小姑娘跟我说要是家里熟人介绍年龄差这么多的铁定要骂对方哈哈。说不在乎年龄太不真实,不过相比人品、价值观等方面年龄在我这确实优先级没那么高,况且老妈吩咐得给面子,还是见了一下。
来上海几年我还一直没去过水族馆,问了下对方也没去过(反正说了没去过就是没去过吧),于是一起去逛了逛,然后照常星巴克,说起来上海的咖啡文化确实牛,基本上约人见面都是星巴克。感觉不同年龄段在乎的确实不一样,对方问的主要都是家庭背景、工作薪资之类的话题,我并不是很喜欢讨论以至于现在完全想不起除此之外聊了些什么。压完马路已经到饭点,出于礼貌还是邀请对方吃个晚饭,饭桌上聊天的氛围倒是不尴尬,当然也可能是干饭让人比较愉悦的原因。
说来也算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网上说的那种相亲场景,大家把自己的筹码放到天平上衡量,属实有些无趣。回想起来,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只有熟人介绍时候说的女方家在郑州两套房子,枯燥枯燥。
Y
十一前后参军的同学来上海,去他家里吃饭。聊起来老同学已经在贵阳买了100多平的大豪斯并且和对象订了亲,不知不觉已经这小子入伍十年左右,也算是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了。饭间还是有些羡慕的,自己读书也十几年,却过得不如对方好多少,回家路上反思自己还是犯了狭隘的上等人思想错误,别人过得好总该祝福才对,以后自是不能再犯这种思想错误,生活还得自己努力争取。
Anyway,吃饭的时候阿姨问怎么没对象,我便让对方介绍,推了微信,开局又是对方父母听了情况比较满意,貌似在老家听到月薪上万就很吃香,全然不顾对方是什么样的人。刚加上聊了半小时左右,然后我发了消息对方便没再回复,想来在忙。隔两天后主动开启话题聊了几个话题,但是因为在忙并且话题比较平淡,我也便没回复了。隔了一天女孩子突然发我微信,问我为什么前一天的消息还没回复,算是感受到了小红书上说的那种聊天给人Pressure的感觉了,我总觉得相亲聊天应该像朋友一些轻松些,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经验不足了,总之不是很愉快。
N
依然是青藤认识的姑娘,线上聊天个人感觉比较愉悦,我主动和对方分享对方也会主动找我分享,约了周末见面不过对方有约,本来以为应该是见不到了。这周正忙工作对方发消息说自己要去豫园看灯会,于是果断邀约一起前往。
刚见面比照片好看的多,但是某个呆B还是太紧张内向,甚至夸一下别人好看。灯会人比较多,尤其在九曲桥的时候难免身体有些接触,此时内心想的全是希望不要冒犯到,于是后面聊天越发拘谨,都是灯会相关的话题,没有深入了解更多,有些遗憾。
因为是下班后约的加上印象比较好,所以也是仔细收拾了一下,饭都没吃上。中间N突然拿出一点零食说觉得你可能没吃饭,给带了一点零食,直接给我拿捏了,印象分拉满。
适当反思(自我PUA)
自己做的好的地方:
- 言谈举止比较礼貌,见面应该都不至于让别人感到冒犯;
- 邀约比较主动积极;
- 做事耐心不够,虽然不是急于求成的心态,但是总是不能坚持深入了解对方;
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:
- 和陌生人见面过于拘谨,不是处朋友的状态;
- 聊天时很多话题都是止于表面;
- 不擅长表达自己的赞美和欣赏;
说起来家里人给的压力相对别的家庭不算大甚至没有,不过我今年的心态比之前还是主动了挺多。我并不是那种孤独寂寞就需要有人陪的类型,一个人也可以自我消遣,与其说是追求脱单,我整体的心态更偏向于追求幸福,恋爱只是其中一部分。
大学期间的感情经历比较糟糕,我归咎于高中时候的初恋经历,高中的初恋结局并不好,读大学后恢复一段时间联系,一次聊天时L跟我说回想之前的经历,我没有做的一点好的地方。这些话对我来说是相当大的打击,很长时间我都在思考自己到底哪里做的不对,以至于对方会说出这样的话。
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,我后面感情方面的不自信都可以可以归咎于这段创伤了。不过写这篇流水账前一周恰好读了一本颇为有趣的书,《被讨厌的勇气》,里面提到人过得生活都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,与之前的事和人都无关。里面举的例子中有个女孩,只要和喜欢的人说话就紧张、脸红。她告诉阿德勒说自己有社交恐惧症,始终不敢向心仪的男生表白,内心非常痛苦。阿德勒会告诉她,爱脸红的毛病是她自己的选择。
因为对这个女孩来说,被别人拒绝,是比脸红更可怕的事情!害怕表白被拒绝,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敢表白,所以才发明了脸红的毛病。这样她就可以说服自己,“我要不是有社交恐惧症就会去表白,就会得到爱情。”
仔细想来,我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排斥亲密关系,想来也和其余人无关,只是潜意识担心被拒绝或是关系破裂之类的结果,于是选择逃避罢了。不过生活总不能止步不前,2025年要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尝试,去了解,去表达。